王憶,現居南京。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江蘇省作協簽約作家,魯迅文學院長三角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學員。著有長篇小說《冬日焰火》、短篇小說集《不虛此行來看你》、散文集《在輪椅上奔跑》、詩集《在靜寂里逆生長》、《擁抱月亮入睡》等多部文集。2018年10月由中國作協主辦的"王憶詩歌作品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榮獲第三屆中國青年詩人獎、第十屆金陵文學獎、第八屆上?!昂猛瘯豹?,中國出版協會“生命教育”出版圖書獎,中國出版集團發布的2018年中國90后作家排行榜第30名。2022年獲冬殘奧殘健共融原創歌曲優勝獎等獎項。
名家評語:
王憶的詩追求一種比較純粹的品質,包括她的很多抒情詩,我覺得寫的很干凈,也可以看到她在寫詩歌的時候,第一是非常忠實于自己的內心世界,忠實于自己的靈魂,忠實于自己的思想。但同時她在寫這些作品的時候,也是在追求,不管在語言形式上,都很簡潔、很純粹,抒情性很強。所以我看完她的詩還在想,作為一個抒情性很強的詩人在寫作,她在追求她本身的藝術方式的時候,實際上她還是有意而為之的,她在她作品的抒情性方面,也表達了在她的年齡段,尤其是要克服很多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在詩歌的藝術和形式上,她還是多有探索。當然這種探索客觀地說,有她自身的局限性,但是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她在寫作的時候,在她詩歌的形式上,從她開始寫第一首詩,包括這三本詩集,我覺得還是形成了她自己的一種抒情方式,這種抒情方式能直接面對這個世界,表達她的那樣一種真切的感受,所以她的詩很講究韻律、節奏性很強。另外一個也有她自身對生命、對人生的思考,雖然這種思考有的時候可能是屬于她個人的一種思考,也并不是一個探究深奧的道理,但是最可貴的是她在她的抒情詩里面,把這種思考寫進去了,她對人生、對生命的價值這樣一種思考,這是非??少F的。——吉狄馬加
王憶的詩從詩學的角度來看,她寫美和善和單純的、光明的東西,恰好可能是當代詩歌寫了這么多年以后,迅速的發生變形、迅速的極化、固化,極化的方向是朝善、單純和美這個方向相反的一個極端,這可能也是整個20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一個趨勢,可以處理惡的東西,可以處理丑的東西,可以處理批判性的、憤怒的、繁復的東西,這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積累、大量的成就,也把美是第一位,古已有之的古典主義的最高原則給拉下馬,當然也是現代主義詩歌最重要的詩學成就。但是比如像王憶的詩歌,我們在這個時候看到,為什么大家會有一種驚喜的、感動的感覺,是因為當我們在詩歌單極化追求的情況下,追求復雜、追求玄學、追求神秘、追求對丑的批判性的、繁復的固化、極化,這樣一個追求之中,像她這樣寫作,從能量上來講,從可能性來講并沒有完全消失,相反像王憶這樣一個有殘疾的少女,從16歲開始開始相遇,綻放出來單純的光芒和感動,這種善和美,其實還是非常非常有她的價值。
王憶在寫作的時候,她使用的一種語言是比較現成的語言,而且是比較舊的,也不是很舊,但是基本上是那樣一種不是太別扭,不是太有張力,不是太較勁的語言,追求順暢、追求單純、追求流暢、追求平和、追求善意,所以這種語言我覺得在我們現在這樣一個詩歌已經發展到這樣程度的時候,突然出現這樣的東西,會讓人有一種驚喜,我指的驚喜還是我不能從我作為一個詩歌作者的角度,或者是我作為一個有批評癖好的人,讀這些詩,我更多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從這個角度來講,王憶的詩歌是屬于發展天然的,她的人、她的詩和她的生活是和諧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不是像我們追求晚期風格的規律,讓人不舒服,那種冒犯,她是反向另外一個極化的東西,所以這是王憶詩歌給我們詩歌上的,有的時候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個例吧。——歐陽江河
讀王憶的詩,我讀懂了她用干凈的文字,用對生活和生命向往所構筑起來的一個獨特的世界,她這個世界我覺得是安靜的世界,是個祥和的世界,也是個很肅穆的世界。正如一句詩講的,萬物靜默如謎,她的詩給我這種感覺,如果用一個比喻,我感覺好像進入王憶建立的一座教堂,這個教堂不大,但是是樸素的、平實的,我們走進去仿佛聽到管風琴一種伴奏的聲音,站在那個地方讀她的詩可以讀到心無雜念,有一種心甘情愿接受洗禮的感覺,我們知道在教堂外面是一個眼花繚亂的世界,一個高歌猛進的世界,也是一個嘈雜的紛繁的、暗流涌動、氣喘吁吁的世界。我讀王憶的詩歌聯想到教堂,我自己也感到奇怪,為什么我會聯想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從她的詩歌里面讀到了兩個字,叫幸福,讀她的詩我感到她是一個有信仰的人,而且她的信仰是一種原始的、本真的信仰。 從詩歌寫作角度來講,善的、美的、陽光的東西,在王憶的詩歌里面是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劉立云
在北京的詩歌研討會上我見到了王憶,這是坐在輪椅上卻一直在歪著頭靜然微笑的女孩,此前我已經讀完了她的三本詩集《愛不能等》《等待春天》《愛,無止息》。
顯然王憶的身體受到了極大地限制,生活空間也是極其有限。在輪椅上的王憶幾乎靜止不動,這是不無殘忍、單調、乏味、孤獨甚至無望的身體狀態,“這樣漆黑幽幽的夜 / 仿佛塵世中 / 只剩我一人 / 獨自承受這 / 不可一世的悲涼”(《點亮一盞孤燈》)。但是,幸運的是一根手指在鍵盤上的敲擊則打開了一個人的精神空間和另一種生命的可能——語言的生命、修辭的生命、想象力的生命。如果要為封閉的生活打開一扇窗戶,如果要為只能坐立的人尋求特殊的行走方式,那么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間就只能處于時時的磨礪之中,正如大海邊我們看到的那些蚌殼里的泥沙和緩慢生成的珠核。顯然,詩歌作為一種極其特殊的精神生活在王憶這里是不可或缺的。盡管身體受限,但是王憶的詩歌人格、精神形象以及想象空間卻是極其獨立和自由的。
詩歌中的王憶是一個自審者、獨語者、勸慰者,又是一個冥想者和精神漫游者。詩歌在王憶這里承擔了與自我對話的功能,質言之,王憶的詩歌并不是自我窄化和封閉的,這也是萬事萬物在詩人這里不斷生命化、精神化和意志化的過程。詩歌成了孤獨自我的陪伴者和安慰者,而王憶在日常生活中則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境遇的挑戰。對于王憶來說,詩歌不是多余的附著物更非矯情的自我扮演,而是真實不虛的命運伙伴和精神生活,是與命運和孤獨撞擊時擦出的語言火星,這樣的詩有時候會令身體健全的人滿面羞愧。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之詩,具體到王憶,她的詩歌更多體現為理想化的色調和抒情性的語調,二者相互支撐。我甚至聽到了一個幾乎靜止而變形的身體內部所傳來的詞語拔節的聲響,聽到了那些細流般的精神流動最終所匯聚成的大江大河。——霍俊明
閱讀王憶的詩稿時,正在趕寫著一篇關于作家史鐵生的文字。王憶的詩中有幾處寫到輪椅中的自己,每讀到這里,我就會聯想到同時在讀的史鐵生。
王憶詩中的細節,實際上體現或代表了其詩歌主體的獨特方面。從我所讀的這部詩稿來看,王憶詩中的詩歌主體,是一個溫情、純粹、善良和對世界充滿著愛的主體,正如她的一首詩中所說的,她不愿意做一個孤獨的靈魂(《不做孤獨的靈魂》),她奉持著向世界積極開放的詩歌倫理。在這樣的基礎上,她的主體的內部、主體的精神深處,也很敏感、多思,并且對自我和對世界的缺憾亦多感知,偶有“介意”。前一個方面,她很類似于史鐵生,于輪椅上所投向世界的目光,是那樣的深情與純凈,充滿著愛;后一個方面,她對世界和自我的缺憾在“介意”的后面,卻更有著包容與寬宥,而史鐵生,卻與其有別地時常會有窮根究底的不甘或終極性的追問。
所以,我對王憶詩中的主體,有很特別的欣賞與欽佩?;旧媳С种@樣一種精神姿態,王憶的詩歌非常鮮明地凸顯著她很獨特的主體形象,于是我們在她的詩中,經常會看到一個雖然“經受多舛的命運/疾病的折磨、坎坷的經歷”(《冬日焰火》)卻仍自尊、獨立、堅強,并且對世界溫柔以待的詩人。
盡己所力,王憶的詩歌表現著自我,也向社會和向世界充分開放,她所擁有的,果真并不是一個孤獨的靈魂。而且我以為,她的心靈中還有著光明,決不止于“一絲”和“微妙”(《不做孤獨的靈魂》)的一片光明。我期待著王憶在她的詩歌天地中不斷展現出新的景象。——何言宏
詩作欣賞:
愛無止息
愛無止息
翻騰的血液無止息
請相信
你有一顆值得被愛的心靈
內心的陽光永遠要比
外部的表情更加絢麗
把說不出的話語化作
嘴角最純真的淺笑
雖沒有人意會你的表達
但總會有人懂得你的善意
愛無止息
長河的朝夕無止息
愿意靠近你身旁的
都是慈悲的身影
愿意貼近你耳旁的
都是善良的話語
愿意留下陪伴你的
便是真愛你的神靈
愛無止息
不絕的前路永無止息
每走一段路
都似一場未知的旅行
即使是再坎坷的長路
也會遇到必然的確幸
凡是能夠勇敢地前行
一路平坦或是荊棘
強大的內心
足以證明堅定的身軀
生命本就不易
總有苦難或崎嶇
唯有愛生生不息
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這世上有太多關系
都是相連的
看似毫無干系的兩個人
深藏著的卻是
那樣千絲萬縷
耳聽一些毫無關聯的話
轉臉已是萬劍穿心
淚如雨下
匆匆一生
有多少次擦肩都是千回百轉
要多少回眸才將是峰回路轉
愛著你的那些日子
像是一場未知的戰役
太長的歲月
都在孤軍奮戰
連眼角皺紋都留下了
歷史遺留的泥雪鴻跡
愛著你的那些日子
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最終的結局
我能俘虜的不是你
我唯有擊敗我自己
大地與書香的信仰
只有兩天而已
我竟如此想念你
從一座城市到一座村莊
雖然沒有經歷翻山越嶺
卻又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記憶中
這是第一次生活在山水之間
每一天清晨都被雞鳴聲叫醒
陽光透過玻璃洗禮著
惺忪的眼睛
走出院落看到的便是
安靜吃草的羊群
一陣濃濃的炊煙
劃過平靜的天際
徜徉在蜿蜒悠長的小徑
不必擔心擾人的尾氣
這里沒有人群的擁擠
歡跳的貓兒狗兒
是一同行走的伴侶
黃花青草地是最自然的背景
八九點升起的不再只是太陽
而是迎著太陽讀書的臉龐
找一個靜謐 溫暖的地方
讀一本書 寫一段話
不是因為讀書
才喜歡這樣的地方
而是有了這樣的地方
才漸漸愛上了讀書
涓涓河流 流淌著寧靜與安康
山巒疊嶂 可以忘卻山的那邊
還有多少心煩惆悵
傍晚時分 落日余暉
漫不經心散落庭院
先生落座石凳
寫下短短詩行
這也許就是
大地與書香之間的信仰
我愛你 僅此而已
若有一天你知道,我愛你
我必定能想象出
你詫異的表情
你不用懷疑,也不必訝異
沒有任何復雜的原因
我愛你,僅此而已
我愛你,僅此而已
沒有因為,亦沒有所以
如果一定要有起因
大約是從些許無意而起
可能是你無心的一句話
一瞬間善意的表情
一輪出現在我眼眸里的側影
一剎面向我流露微笑的不經意
也可能只是你在晴空萬里的好天氣
剛巧穿了一件顏色是我喜歡的外衣
但這一切,都不足以構成我愛你的原因
我愛你,僅此而已
你是一片讓人迷失的森林
我就這樣心甘情愿地走進
忘卻了身后的繁華似錦
只愿深陷仰慕的沼澤里
偶爾相逢一盞搖曳的燭光
那便是我愛過的證明
眼前是暮色夕陽
退后是荒草叢生
恍惚間,真的相信
這就是我理想的詩情畫意
還來不及救贖自己
就已跌入迷戀的深淵里
我如同一個孩子
只懂享受當下的歡愉
世上哪有那么多想好的事情
愛上一個人哪里需要那么多勇氣
只要見到你,全世界盡是快樂的氣息
我尋不到未來的可能性
也沒想過明確的目的地
不管你是否相信或應允
我愛你,僅此而已
與母親散步
一整個夏天
我都與母親一起散步
不像幼年被抱著
也不像童年被攙著
我們就只是一起散了散步
我們總是趁著天還沒黑透前
尋著夏的光亮,找到一絲清涼
母親時而在前邊邁著干練健步
我不緊不慢地跟在她身后
這么多年過去,我還是沒有長出能跑的腿
然而卻有了自由操控的車
所以,我可以無憂地跟在她身后
只要稍稍加速一點,我們就走成了并排
就這么的,我和母親僅在方圓幾里散步
天越黑了,草叢里的光就越亮
每走兩圈便有熟識的人跟上來與她攀談
有人說,她也算是苦盡甘來
母親告訴我
她的電瓶車上,每天清晨都有一只黑貓
賴在車座上不肯離開
仿佛就想起了那些年
馱著我從南到東的日子
依然美好
眼神來自一個最柔軟的視角
看到了什么,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
倔強的候鳥徘徊無人的街角
你選擇嗚咽還是鳴叫?
沉寂吧
看別人歡心雀躍地舞蹈
腦海里莫名失了音效
也許雪花只能在北方飄搖
篝火卻將透亮的星燃燒
啼叫,候鳥盤旋或遠繞
你在城市的哪一角
都還是人間存留的美好
冬藏
藏點什么才好呢?
藏一點兒七八月份的烈日吧
把夏天的暖藏進入冬的被子里
這樣雪天就有了睡懶覺的理由
藏一點兒十月中秋的桂花吧
捧著熱咖啡
也能聞到童話里的甜美
春天,有些遙遠
然后呢?
藏一些從街角撿回來的碎片
到了冰天雪地,也不乏拿出來拼湊
也許還能拼湊成理想中的轉角
再藏點兒糖果、燭火和一盞高腳杯
立了冬,就是與上帝見證的時刻
接著還要繼續藏些什么才好呢?
呵……
你說,要是也能把你藏起來
一塊來過這個冬天該多好!
永慕
或許今生我們注定的相遇
是為了此生注定的離別
可你從卻不曾離我遠去
我就守在塵世的靜寂里
無人知曉的愛慕著你
我總是想著 等有一天
你變老了 我不再年輕了
我要駐守進一座山谷里
建造一間與你為鄰的房子
每一天清晨呼吸著
帶有你味道的空氣
然后 踏遍每一寸
你曾走過的步履
在陽光燦爛的晌午
我要在院落里
劈材 生火 煮飯
讓你看到在不遠方
升起一道不為人知的
裊裊春煙
這是與你氣息交融的香氣
等到日落了
熾熱的的眸子深情望向
蒼老的我與整座愛巢
我要給它取名叫 永慕
那不是為愛 孤獨的謝幕
那是對你永無止境的仰慕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