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食記》 謝冕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2年1月出版
裝幀:精裝 字數:100000 開本:16開
唯詩歌與美食不可錯過。
日前,90歲高齡的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名譽院長謝冕出版了新書《覓食記》,記錄了他走南闖北、游東覽西、尋香覓辣的故事和經歷,其中關于吃的知識豐富,品種多樣,同時也不乏對于人生、做學問的真切感悟,讀來有滋有味,從中亦能窺見一位九旬學者對待五味生活、對待美好事物的“不老”赤子初心。
關于美食,謝冕有一個理念:“該咸不咸,不吃;該甜不甜,不吃;該油不油,不吃?!边@幾句話是怎么來的呢?原來有一年登泰山,下山以后,當地陪同的朋友說,謝老師83歲還能登泰山,他的養生之道就是“不咸不吃,不甜不吃,不油不吃”。謝冕說不對,有一個前提,該咸不咸,不吃,該甜不甜,不吃,該油不油,不吃。對于飲食,謝冕很尊重別人,也尊重廚師,但是他有自己的道理,在外吃飯,遇到不愉快的時候,他就不作聲,因為是客人,就少吃一點兒,不傷害別人。
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文學講習所副所長邵燕君看來,謝冕在《覓食記》里想傳達的,不僅僅是日常說的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更是要打開物質本身的精神維度,可以說美食就是詩歌:“在《覓食記》里,謝先生的詩歌之道和美食之道是一體的,他堅持美食一定要有味、夠味,要恰到好處地足味。如果不能恰到好處,那么寧可過不能不及,寧可激烈不能寡淡。謝老師最恨乏味,其實這就是謝老師的詩歌文學觀,也是他的人生觀?!?/span>
《覓食記》收入謝冕美食文字近30篇,從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記” ,到“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從游歷山川的“小吃四記”,到“頤和園附近一家見證時代變遷的餐館”;從知美味的“紅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論乏味”,謝冕筆下的美食文字,記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讀的同時,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豐滿。這其中,讓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孟繁華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在《覓食記》中,篇篇都是好文章,但是孟繁華卻把《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推為上品。這篇寫的是什么呢?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謝冕受當時新疆文聯的陳柏中邀請,第二次到新疆訪問。陳柏中得知與謝冕同行的四人中有三個是福建人,于是就讓夫人做了一席適合福建口味的家宴。在去赴家宴的路上,他們路過一條小吃街,看到一溜排開的新疆美味小吃,最誘人的是那些賣羊雜碎的攤子,滾沸的清湯,鮮嫩的羊下水,一碗盛好,外撒脆生生的芫荽和鮮紅的西紅柿片。這么潔凈的食肆,這么鮮美的、色香味俱全的雜碎湯,謝冕在內地從未見過。他看得竟移不動了腳步,向陳柏中央告說,想吃一碗再走。因為已備了豐盛的家宴,也可能覺得雜碎湯不是待客之道,陳柏中急了,連拽帶推,硬把謝冕從市場拖了出來,安慰他說,新疆有的是這樣的雜碎湯,到了喀什請你。結果到了喀什,沒有找到喝雜碎湯的地方。上飛機時,陳柏中說,再來啊,我請你吃雜碎湯。一晃十年,謝冕再去新疆,陳柏中已退休,他就把這“未完成的事業”交代給了女婿沈葦,但這次還是沒能吃到,沈葦就又交代給了他的女兒,說以后謝先生再來,要請他吃。一碗雜碎湯,就這樣等了三代人?!爸x先生是會吃的美食家,也是多情重義的人,這篇文章寫與三代人的情義,遠遠勝過那碗雜碎湯?!痹诿戏比A看來,《覓食記》塑造了另外一個謝先生,他不僅是每天談學問、關心詩歌、寫百年新詩史的謝先生,也是一個熱愛生活、有人間情懷的謝先生。
美食,在謝冕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一樣的記憶。
謝冕的童年,是在充滿饑餓的年代度過的。當時正是抗戰時期,“我的童年可以說沒有顏色,如果說有顏色的話,要么是灰色,要么是黑色,貧窮和饑餓一直伴隨著我”。謝冕寫過一篇小文章,里面提到,要是飯桌上有一盤土豆,他一定挑最小的給自己,因為父母很辛苦,他有很多哥哥姐姐,大家都吃不飽,所以他要挑最小的給自己。
隨著歲月的流逝,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足了,不僅不缺糧食,還從溫飽提升到了對美食的享受。我們的祖先種植稻谷、小麥,又加工成面粉,然后用面粉又做了包子、饅頭、面條。僅就面條來說,中國就有悠久的傳統,有各種不同的做法,這些偉大的文化,都讓謝冕感動。他說,自己曾經很后悔,吃了那么多面條,為什么不把這些面條的做法和味道詳細地記錄下來,不然就可以寫一本專著,專門談面條,而不僅僅是這本書里的“面食八記”。
雖然謝冕遺憾在有生之年不能寫一本《食經》,不過《覓食記》這樣一本小書,一次不經意的寫作,還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在新春之際,讓讀者一起在味覺上、在視覺上,甚至在聽覺上享受祖先留下來的寶貴遺產。
謝冕,1932年生于福州,文藝評論家、詩人、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名譽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并兼任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及《新詩評論》主編。著有《中國新詩史略》《湖岸詩評》《共和國的星光》《文學的綠色革命》《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世紀留言》《永遠的校園》《流向遠方的水》《紅樓鐘聲燕園柳》等。
在潛心詩歌研究、文藝評論之外,學者謝冕對于美食,有著自己獨特的品味體驗和額外的尋覓經歷。本書收入謝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從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記”,到“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從游歷山川的“小吃四記”,到“頤和園附近一家見證時代變遷的餐館”;從知美味的“紅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論乏味”,謝冕先生筆下的美食文字,記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讀的同時,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豐滿,從中還可讀出一位有趣且可愛的“覓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謝冕先生對美食的興致與熱愛,映射出他的生活觀念與人生態度,能真切感染后輩讀者。
中國新詩界謝冕先生隨筆集
用美食映照詩意人生、尋覓美麗生活
在潛心詩歌研究、文藝評論之外,學者謝冕對于美食,有著自己獨特的品味體驗和額外的尋覓經歷。本書收入謝冕先生美食文字近三十篇,從惹人向往的“面食八記”,到“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從游歷山川的“小吃四記”,到“頤和園附近一家見證時代變遷的餐館”;從知美味的“紅辣仔”,到美食社交中的“論乏味”,謝冕先生筆下的美食文字,記略了因美食而遇到的人和事,耐讀的同時,多了人生的滋味,淡然而不乏豐滿,從中還可讀出一位有趣且可愛的“覓食者”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謝冕先生對美食的興致與熱愛,映射出他的生活觀念與人生態度,能真切感染后輩讀者。
前言 味鑒
面食八記
餡餅記俗
面條記豐
燒麥記雅
春餅記鮮
餛飩記柔
饅頭記粗
小吃四記
燕都小吃記
閩都小吃記
蜀都小吃記
粵港小吃記
燕都五記
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
那一碗鹵煮火燒
維蘭
禪貓
紅辣仔
尋味十一記
一碗雜碎湯等了三代人
美不可言的八碟八碗
除夕的太平宴:閩都歲時記
江都河豚宴記
一路覓食到高郵
“三生有幸”記:巴黎三日美食之旅
雜碎湯奇遇記
迎春第一宴
在美國吃中餐
隨園八珍記
川中碼頭酒樓
末篇 覓食尋味
附錄 謝冕談吃:四問四答
后記 唯詩歌與美食不可辜負 高秀芹
跋 覓食與覓詩 王干
{Content}
除每日好詩、每日精選、詩歌周刊等欄目推送作品根據特別約定外,本站會員主動發布和展示的“原創作品/文章”著作權歸著作權人所有
如未經著作權人授權用于他處和/或作為他用,著作權人及本站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
詩意春秋(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備1902930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1 京ICP備1605663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4246號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統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